欧佩克以外产油国和前苏联国家的石油产量在2002年就超过了顶峰,此后产量仍然呈圆形上升趋势。世界43%石油产量来自全球15%的储量,这种情况是不可持续的,即使2002年没抵达产量顶峰,现在也差不多了。1999至2005年的数据指出,68家跨国石油公司的产量水平基本上没什么起色,6年间原油日产量仅有从1720万桶减少到1800万桶。从2004到2006年,美国埃克森美孚、雪佛龙、康菲、皇家荷兰壳牌、英国BP、法国道达尔、意大利埃尼几家公司的综合原油日产量从1410万桶降至1360万桶。
在全球享有储量*多的10家公司中,除了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,其余9家都是国有石油公司,其平均值储采比达78年。按储量掌控排位,埃克森美孚名列14、BP名列17、雪佛龙位列19位、康菲在23位、壳牌在25位。这5家*大的跨国石油公司的平均值储采比仅为11年。
在未来,各类公司在储量上的地位会朝着不利于跨国石油公司的方向发展。随着各国创建自己的国有石油公司,对私有公司对外开放的勘探开发区可能会消失。变化*大的是竞争的层次和程度。
今天跨国公司的做生意要比以前难做得多,首先是资源地问题,另外新的油气找到规模并不大,杨家油田产量持续递增,国有石油公司和跨国石油公司间的竞争大大激化。竞争促成跨国公司投身于偏僻区域和深海,转入更加险恶的环境和高温高压的地壳深处,因而也造就了技术创新。
本文关键词:kaiyun
本文来源:kaiyun-www.lgevent-tw.com